剖析困扰邮市的“陷阱”和骗术(3)

来源:湖南收藏网原创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3-06-01

   二、邮市上的A、B骗术
    1、骗术之A—邮票“外科手术”
    邮票、纸钞和书籍、字画一样,都是未来的纸质文物。纸张本身很“娇气”,具有不耐磨损,易玷污等弱点。一些年代久、保管不善或被使用、交换辗转频繁的邮票,都会发生破损,致使品相变坏。特别是一些比较珍贵的邮票,即使品相残破了也不容易得到,由此,对这些邮票进行修补的技师就产生了。
    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从事过修补古书、字画等艺术品的技师,凭借纸质修缮的丰富经验,为集邮者修补了不少有价值的旧邮票。经过他们对邮票上各种缺陷的精心修补,使其品相焕然一新,因当时集邮者的认识水平有限,还夸奖他们是邮票的“美容师”,并对这类动了“外科手术”的邮票普遍持欢迎态度,赞赏是变废为宝、拯救珍品的善事。而集邮界对这些经过修补的邮票,在竞赛级的邮展中也没有过多的歧视,仍认定它是真正的邮品。
    跨入新世纪后,由于人们把邮票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产品,在人气猛增的氛围下,带动了邮票市场的雨后春笋,这时一些心存不良的人,利用各种修补方法,伪造出一系列赝品诈骗集邮者的钱财,这就引起了集邮界的警惕。人们开始对修补过的邮票持批评态度,视其为带有欺诈性的不道德行为。再加上早期珍邮的拍卖价格不断上升,人们从行为学上认定珍邮的品相,属原汁原味的闺秀才能增值。这时,集邮界对各种修补邮票越来越不能容忍,逐渐将其归人不法行为。对动过“外科手术”的修补邮票,从受欢迎到被谴责,由“美容师”变成“作伪师”,反映出集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邮票是微型艺术品,在方寸之间进行各种“手术”非常不易,需要高超的技术。同时,也使辨伪非常困难,稍有疏忽就可能铸成大错。虽然有些行为人珍惜其艺术性,不想受任何主、客观原因的再损,对邮票动了“外科手术”,动机自然是善良的。同时要告诫,作为自己的收藏品,倒没有什么关系。千万别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修补过的邮票掩盖了邮票存在的缺陷。虽然作为自己的藏品,看起来与别人无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代-代相传,邮票总会有易主的一天。当这些邮票转入他人之手后,就存在“以次充好”之虞及贻害邮坛的危险,那时就与修补者和收藏者大有关系了,现实中这样的历史教训为数不少。为了避免给后世造成遗患,无论出于何种理由,修补邮票的行为都不宜提倡。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