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较常见的邮资票品真伪辨鉴(3)

来源:湖南收藏网原创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3-06-01

   1、看“加字”的金墨颜色。 真品加字的金墨色为赤金色,金灿灿,色泽稳重。 伪品加字的金墨色呈亮铜色,色泽浅白轻浮。 
   2、看加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的规格。 真品加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尺寸规格为72毫米。 伪品中,有的加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尺寸规格与真品相同,有的则为71毫米或73毫米。 
  3、看“加字”的字样、笔画和志号。 真品“加字”的笔画均很清晰,个别字偶尔有糊笔、堆金墨的现象。 伪品“加字”的笔画不够清爽,常有糊笔、堆金墨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因真品上的“加字”先后不同,在加字的笔画、笔锋上偶尔也出现差异这是正常的。 
  4、看邮票背面。真品背面无透印和加印的压痕。 伪品中有的有透印和比较明显的压痕。为了便于对J.42M三种伪品的辨认,现将它们与J.42M真品的主要区别进行简要叙述:“甲种”伪品。尽管“加字”印得逼真,可以假乱真,但用高倍放大镜进行放真观察,便会发现下列破绽:(1) 看志号“J.42.(1-1)1979”。真品志号“J.42.(1-1)”中的两个“· ”,均靠下部居中,而且在一条水平线上。 “甲种”伪品志号“J.42.(1-1)”中的两个“· ”比较靠下,两个点也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特别是后边那个“· ”明显靠下。 (2)看“共”字。真品中的“共”字,第5笔与上横不连,“甲种”伪品中的“共”字,第5笔与上横相连。(3)看“展览”二字。真品中的“展”字第7笔与第9笔不相连,而“甲种”伪品中的“展”字第7笔与第9笔相连;真品中的“览”字第5笔与第4笔不相连,而“甲种”伪品中“览”字的第5笔与第4笔相连。(4)看“香港”二字。真品中“香”字第4笔与“甲种”伪品中的“香”字第4笔,笔画有着明显的差异。 “乙种“伪品。”加字“笔画均印得比较粗。(4)看志号“J.42.(1-1)1979”。真品志号“J.42.(1-1)1979”,笔画粗细均匀,显得光洁、圆润、清晰,不糊笔。“乙种”伪品志号“J.42.(1-1)1979”,笔画较粗,不光洁,有糊笔堆墨现象。(5)看“国”字。真品 “国”字中的“玉”,第1笔与“口”,左右均相连,第4笔的左右均与“口”不相连,“乙种”伪品中的“玉”字,第1笔与“口”左不相连右相连,第4笔的右边则与“口”相连。(6)看“展览”二字。真品中的“展”字第2笔与第3笔相连,第7笔与笔9不相连,笔画清晰,不糊笔,“览”字的第5笔与第4笔不相连。“乙种”伪品中的“展览”二字,笔画比较粗;“展”字第2笔与第3笔不相连,第7笔与第9笔相连,并有明显的糊笔堆墨现象; “览”字的第5笔与第4笔相连。(7)看“年”和“香港”三字。真品中“年”和“香港”三字,字迹均清晰,不糊笔,不堆墨,“乙种”伪品中的“年”和“香港”三字,有明显的糊笔、堆墨现象。 “丙种”伪品。“加字”的笔画印得粗糙,粗细不均匀。(8)看志号。真品志号“J.42.(1-1)1979”笔画细而均匀。 “丙种”伪品志号“J.42.(1-1)1979”,笔画粗而不均匀;特别是“J”字,“钩”粗而长。(9)看“票”字。真品中的“票”字中的“示”,两横中的上横略长,下横略短。“丙种”伪品中“票”字中的“示”,两横中则是上横短,下横长。(10)看“年”字。真品中的“年字,笔画匀称,圆润,而”丙种“伪品中的”年“字,则与真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1)看“香港”二字。真品中“香港”二字,笔画匀称;“港”字的第3笔与右边的“巷”不相连,有的也发生糊笔相连,但在相连之处,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可看到不相连的笔画痕迹。“丙种”伪品与真品存在较明显的区别。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