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与集邮(2)

来源:未知  作者:卢伯雄  时间:2017-04-08


笔者常参入省市邮协组织的“创建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和“集邮文化进校园”及“青少年邮局”等活动,既普及集邮知识又赠送邮书邮品,初时的确是热闹非凡,待高潮过后却显冷淡。当问及原因,却有二层:
一层是邮协的青少年集邮专干(多数省市为兼干)跟踪指导不力,形成上下结合效果欠佳。当然这一板,我绝对反对打在身为兼干的屁股上,一个兼干哪里有时间能顾遍全省或全市已进的校园、创建的示范基地和靑少年邮局。既然要搞这些活动,达到促进发展集邮繁荣文化,就要动真格,不要搞风吹草动。呼吁国家邮政重视各级集邮协会工作,更要为青少年集邮工作者減负。
二层是沒有提起青少年集邮兴趣的专门刊物。虽然目前有国家和地方级的集邮报刊辟有专栏或园地,但多数是新闻报道,邮识普及不多。一些校园图书阅览室和家庭的课外读物中,集邮类的书刊本来就不多,而多数又只有成人看得懂,对于青少年而言简直是天书,捧在手中那里会引起兴趣,更不说有供青少年独立耕种的报刊。特别是近年,青少年的优惠新邮预订政策被取消,传统型的盖销邮票断档等,却要各级邮协去抓青少年集邮的组织工作和广泛开展青少年集邮的活动,有什么优势和资源?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为这块本属文化天地范畴的集邮,从众多的少儿期刊中恢复《中国少年集邮》杂志和创办一份《中国青少年集邮报》。呼吁中国邮政,为更进一步推动各级邮协的青少年集邮工作,提高青少年集邮的兴趣,建议尽快恢复青少年的优惠新邮预订政策和传统型的盖销邮票。
笔者集邮50多年,经历了从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过往烟云邮事盛况和低潮。确也真正理解了“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在集邮领域中的能量。
   “文革”结束后,群众性的集邮热潮如火如荼,参入集邮队伍的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集邮的邮识水平,一份指导性的《少年集邮》杂志诞生了,这本创刊于1983年10月13日,是在《集邮》杂志的“少年集邮园地”专栏基础上,发展而成独立的以少年朋友为对象的集邮启蒙刊物。
   《少年集邮》杂志初为24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89年改为16开,设有:集邮入门、邮品家族、邮品欣赏、集邮爷爷信箱、小词典、专题集邮、知识窗、生物天地、成名前后、观邮画古、四海名胜、体育博览、艺术世界、邮票上的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栏目;可惜,根据中央整顿和压缩报刊的精神,《少年集邮》1990年停刊,共发行了七十五期。但《少年集邮》杂志为宣传普及集邮知识、培养新一代集邮家、发展和繁荣中国集邮事业做出了贡献(图1)。

点击: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