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铜镜

来源:未知  作者:李强  时间:2012-07-21

 十几年前,在湘乡地界收到一个铜镜,据出让者介绍,是在湘军刘锦棠的后裔家中收得,是刘锦棠当年的战利品。
 
 
铜镜为黄铜质,直径9.8cm,背面有两圈环纹,外圈9.8cm,内圈7.8cm。内圈里有两行隐起文文字。行文从右至左,右边“太平天国壬子”,左边“二年苏福省造”。
隐起文是太平天国比较常用的字体,太平天国行用的货币——铜钱——就有用隐起文字体的各种不计重钱。我们从这面铜镜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轨迹。
1851年1月,拜上帝会於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12月至1852年正月,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建国号“太平天国”,史称“永安建制” 。随后农民起义打击满清军队如同摧枯拉朽,很快席卷半壁江山, 1853年3月定都南京,改名天京。5月 太平军北伐,西征,1856年初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可是当年由于领导权力的问题, 导致9月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被杀。1857年6月 石达开出走。
建国元勋俱尽,于是后起之秀李秀成、陈玉成得到重用。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克苏州,建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苏福省,辖有常州、松江、太仓和苏州四州府,由忠王李秀成专理苏福省军政事务。这样形成了太平天国的东南屏障。此时太平天国得到稳固,开始其后期的发展与繁荣兴盛。
当时是冷兵器战争时代,大量的金属用于制造兵器运用于战场,所以金属十分宝贵,很少有用大量的金属制造铜镜的现象。清朝时值咸丰年间,政府发行的流通货币“咸丰通宝”、“咸丰元宝”都出现减重现象,可见当时金属的紧缺一斑。
正由于李秀成同湘军作战,屡战屡胜,而湘军却屡战屡败,湘军最高领军人物曾国藩也差点几次投江自尽,后来还有这样的故事:曾国藩上奏折里面这样说道:湘军“屡战屡败”******,后来其幕僚将上奏的字眼稍作改动为“屡败屡战”,使朝廷看到湘军坚忍不拔、顽强战斗的自强不息精神,继续任用曾国藩为当时最高领军人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李秀成的军队当时的胜利何等伟业。
因为屡战屡胜,才有很多战争缴获的战利品,有很多兵器已经损坏,于是李秀成为了彪炳功勋,用战利品中损坏的金属兵器制造了一批铜镜,赏赐功臣。李秀成建立苏福省,此时正值太平天国建国十周年之际,为了表示庆贺,同时也要对官员们进行嘉奖,李秀成制作了一千面铜镜,每面铜镜都铸有“太平天国壬子二年苏福省造”字样。
壬子年是1852年,正是太平天国建国的年份。李秀成铸铜镜,一方面是为了庆祝太平天国成立十周年暨苏福省建立纪念,另一方面也有对于太平天国的建国、以及自己建立苏福省对太平天国东南屏障可以相提并论,故有“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和“苏福省”这样的字眼,以示对太平天国举事年限以及现在建立苏福省都不可忘记,特颁奖给作战有功的将领。
李秀成由于战功赫赫,功高震主,又由于他对将领们颁发铜镜以示嘉奖,天王对他开始有了猜疑,后来对他的领导权利给于一定限制,致使他后来没有更多建树。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亡,存世十四年。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湘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在战场上获得了很多战利品。这面铜镜就是湘军将领刘锦棠在正面战场同太平军浴血奋战以后胜利了,而获得的战利品。曾国藩几次三番都差一点在战场上被太平军追杀,对太平军十分痛恨,于是对太平天国的遗存采取统统毁灭的方式,致使在当年风起云涌、占据半壁江山,影响极大的太平天国很快就没有多大的影响,民间当年曾经流传这样的说法,指斥曾国藩是“曾剃头”。可见曾国藩虽然是清朝晚期的中兴大臣,但是对太平天国来说却是十足的侩子手。正是这个最重要的原因。才使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物成为凤毛麟角。这个铜镜幸好成为了湘军将领刘锦棠炫耀武功的战利品才得以保存,实在是十分难得的文物了。
 

点击: 次  

<